□策劃文體新聞中心執行記者王小娟實習生徐浩達
  城市的聲譽的樹立不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同時也需要不斷擴大城市的標誌和符號的影響,馬拉松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通過8年的磨礪,鄭開馬拉松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跑友,這些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跑友匯聚在鄭州和開封兩地,除了跑步的幾個小時,其餘時間他們就是普通游客,他們渴望瞭解古跡、博物館、著名景點、當地美食、特別的文化等。簡而言之,就是認識一個他們今後可能不會再來的城市,但他們會把對這個城市的瞭解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這種輻射效應,影響深遠。
  馬拉松增加了城市的“國際範”
  “作為國際大都市,馬拉松往往是其不可或缺的一個標誌。舉辦馬拉松比賽,其意義遠大於賽事本身。”作為鄭開馬拉松的執委會主任,劉斌這樣闡釋,“我們越來越清楚,鄭州這座朝著國際大都市邁進的城市,需要馬拉松,馬拉松運動在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層面、多領域發揮著積極的效應,成為城市發展的助推器。有人說,要想認識一座城市,跑步是最好的方式。其實,要想深入這座城市的生活,跑步也是最好的方式。”
  2007年5月6日,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呱呱墜地,它像一個初生的嬰兒,以好奇的眼光審視著這兩座城市的點點滴滴,而生活在這兩座城市的人們,也是以驚訝的眼光打量這個新奇的事物。8年的精心打造,鄭開馬拉松贏得國際田聯“銀標賽事”稱號,在國際城市馬拉松的“版圖”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從參賽者來看,最初5600人,而如今有4.7萬名馬拉松選手和路跑愛好者同場競技,而且參賽的國外路跑愛好者人數逐年增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鄭州、開封這兩座城市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證明瞭這兩座城市對整個世界來說,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城市的家園感和認同感進一步提升
  當然,從觀賽者的角度來看,也是變化巨大。最初可謂乏人問津,還時常會聽到路人抱怨賽事給交通帶來不便,而如今則有越來越多的鄭州、開封市民主動跑到賽道邊為運動員加油,這個變化反映出鄭、開兩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人們觀念的更新,思想的進步。馬拉松比賽的舉辦,讓城市居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有了對生活重新審視的契機,當萬千市民為著同一個目標吶喊,城市的家園感和認同感也會愈發濃郁。
  “作為這兩座城市的名片,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不僅承載著路跑愛好者的期待,更肩負著以馬拉松精神推動城市精神發展的重要功能。”鄭州輕工業學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石立江教授說。
  對於不熟悉河南的人來說,鄭開馬拉松是個機會。國際馬拉松及路跑協會主席弗朗西斯科·博拉奧曾說:“參加馬拉松賽跑的通常都是潛在的游客,甚至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根據一場馬拉松賽來安排他們的假期,然後再計劃在目的地城市的游覽,瞭解當地的社會、歷史和文化等。”因此,馬拉松的價值遠大於一場體育比賽。
  與夢想同步的馬拉松
  2005年5月22日,《紐約時報》在評論版中罕見地以中文標題發表著名專欄作家克裡斯托夫的評論文章《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雲》。文章稱,一千年前,開封是世界第一大都市,而現在的紐約是當今世界第一大都市,相當於千年之前的開封。但是一個城市如果不創新,那麼紐約也會成為現在的開封。他是在警示紐約,但顯然對開封是一種刺激。
  同期,中原城市群的戰略思想正在中原大地以強勁之勢萌芽勃發,在這個思想中,鄭汴一體化正是核心。2006年11月19日,寬闊的鄭開大道正式通車,迅速就有跑步發燒友倡議在這條帶給人視覺愉悅的大道上舉辦馬拉松,於是數月之後,首屆鄭開馬拉松應運而生。回憶8年來的馬拉松歷程,資深媒體人劉靜沙感慨萬千:“一個馬拉松,融合了兩種文化,繼承了一個夢想。兩種文化是以開封為代表的河南省厚重的歷史文化,和以鄭州為代表的河南省現代文明,一個夢想就是中原崛起的夢想。這八年來,馬拉松確實伴隨著河南的發展而發展了。八年前,河南省GDP剛剛進入萬億俱樂部,現在我們的GDP已經進入三萬億俱樂部;八年前,鄭開馬拉松剛開跑的時候,我們只有一條大路,兩邊都是荒蕪的。現在,樓越來越高,項目越來越多,鄭開馬拉松從連接兩座城市的交通要道變成了城市大街,變成了產業鏈。這正契合了咱們的河南精神,永不放棄。”
  說這番話的時候,劉靜沙正和劉斌驅車奔馳在仲春的鄭開大道上,劉斌不經意的一句話似乎更切合這篇文章的主題:“你想想,到了咱們八九十歲的時候,跟自己的孫子、孫女說起來,我這輩子都做過什麼?那就是,最初我們為這座城市的馬拉松做過一些貢獻。”  (原標題:馬拉松給城市帶來了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c71uclsn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